近年來,為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帶動新興領域互融共促的路徑,龍陵縣堅持以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為突破口,繪好新興領域“同心圓”,筑就黨建“新堡壘”,逐步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兩個覆蓋”向縱深推進。
在思想上破冰,“新”心向黨。堅持思想扎根,緊緊圍繞“六個清楚”,縣委兩新工委深入20余家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主管部門和企業,對全縣57家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企業開展走訪,精準掌握黨員和黨組織設置情況,并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進行分類定級。在進一步走訪調研的同時,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開展交心談心,充分了解掌握該群體人員的思想動態和困難需求,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逐漸向黨組織靠攏。同時健全溝通、聯席、宣講機制,打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監管“最后一公里”,以“線上+線下”的宣講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工作群等線上平臺及時發布宣講視頻資料開展政策宣傳和活動,宣講黨的政策方針、理論知識和政策法規,提高新就業群體對黨的思想認識,不斷引領企業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聽黨話、跟黨走。
在陣地上突圍,“新”有所屬。堅持陣地夯基,依托縣級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整合職工驛站、工人文化宮等資源,聯合縣總工會在龍陵縣宏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建成投入使用“司機之家”1個;建成集黨建宣傳、便民服務、文明引導為一體的紅色驛站1個,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學習、充電、茶水、休閑等功能的場所;在城市社區全面建成兩新黨建工作站5個。同時利用好紅色驛站報紙雜志周刊、黨建多媒體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出組織陣地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凝聚、引領、服務功能,增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對組織的認同感、榮譽感,進一步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社會歸屬感和生活幸福感。
在服務上提效,“新”欣向融。堅持服務暖心,充分發揮“黨建帶工建、黨工共建”的作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工會活動+志愿服務”的工作模式,在驛站內融入黨建、工建、民族團結等多種元素,開辟黨建文化學習角,經常性組織黨員活動、工會活動,開展志愿服務,為環衛工人、群眾以及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渴了能喝水、熱了能乘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的貼心服務,讓新就業群體勞動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時充分發揮各類工作平臺優勢,積極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治宣傳、法律維權和職業健康等普法服務,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目前,已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開展普法宣講6場次,參與220余人次,發放職工勞動權益手冊(頁)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