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中共五大,誰主動向大會提出不當中央委員?
只要到過河北西柏坡的人,都會對紀念館前廣場上的中共五大書記塑像印象深刻。這五大書記,就是黨的七大選出的五位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這五大書記中,除朱德外,其余四人都在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成員。其中,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是首次當選中央委員進入中央,周恩來還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進入中央核心領導層。毛澤東雖然是繼三大后第二次進入中央并且只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但三個月后,他便以此身份出席八七會議,在會上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這就是后來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赫赫有名的“毛委員”。
除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外,黨的五大選舉的中央領導機構中還有一大批今人耳熟能詳的名字: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張太雷、王荷波、項英、陳潭秋、林育南、郭亮、惲代英、彭湃、楊之華……這個群星璀璨、藏龍臥虎的超豪華陣容表明,五大并非鄭超麟所說的,只是為了孤立陳獨秀而進行的“清君側”。
五大選舉過程中,還有一些代表認為自己能力資格不夠,主動要求退出中央委員會。如在大會主席團討論中央委員候選人名單時,曾推選過我國工人運動的老前輩、紡織女工出身的張金保。但她謙虛地說:“自己水平太低,對許多問題還不能很好地理解,許多革命道理也不能充分消化,當中央委員不夠條件?!苯浰囊辉偻妻o,大會主席團接受了她的請求。
另據張金保老人回憶,瞿秋白夫人楊之華也被選為中央委員。大會表決后,在院子里休息時,楊之華對瞿秋白說:“秋白,我當不了中央委員,你說怎么辦?”瞿秋白說:“這是大家選的,你當不了,就應該向大會聲明?!碑敶髸^續進行時,楊之華向大會提出不當中央委員的要求。張金保是當天大會的執行主席,就對楊之華說:“之華,你不要推辭了。代表們是看到你能勝任這個工作才選你的。你有文化,有工作能力,大家信任你,就應該努力干?!睏钪A見會上有幾個同志表示支持張金保的意見,便接受了。
以上足以說明,五大確是一次集中選拔全黨精英的群英會。五大為什么能開成這樣一個會議呢?陳獨秀在五大的報告中就說過:
“……我們的工作仍然在開展著,九個中央委員是不夠的。中央工作更感到困難的是,甚至九個中央委員也不能經常在一起工作。在中央一起工作的只有兩三個委員,有時只有一個委員。這樣一來,中央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獨裁?!?/p>
“……總之,黨中央不很健全。我們黨目前還不是一個有完善組織的黨,而是各個共產主義者的小組。地方組織比中央好些。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我們就只有各省的黨。在這次代表大會上,我們必須指派更多的同志到中央工作,否則,我們就會面臨危險。在組織工作方面,最重要的是使中央成為強有力的中央。如果情況仍像現在這樣,也就是說,黨的領導機關不能成為更強有力的機關,那下層組織的情況就會很糟糕?!?/p>
陳獨秀的說法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切中時弊。經過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洗禮,中國共產黨已經從一個只有幾十人到數百人的秘密組織,迅速發展成為擁有近5.8萬名黨員的全國第二大政黨。此時,如果還沒有嚴密健全的組織和強有力的中央領導機構,確實無法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黨的五大在黨的建設特別是組織建設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在黨的歷史上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次將“集體領導”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正式寫入黨章;第一次決定籌辦中共中央黨校;第一次把黨的組織系統劃分為中央委員會、省委、市(縣)委、區委四級,等等。
(來源:摘自《黨代會歷史細節 從一大到十八大》《黨代會現場:99個歷史深處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