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4lp99"><pre id="4lp99"><sup id="4lp99"></sup></pre></th>
  • <em id="4lp99"></em>

    <em id="4lp99"></em>
    <tbody id="4lp99"></tbody>
  • 當前位置:首頁>>觀點 >> 正文
    關于數字黨建的再思考與再實踐
    2022年03月22日 14:45:28 來源: 杭州數字黨建研習院 作者: 劉友才

            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國數字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已經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黨建的引領作用,迫切要求探索數字黨建。

    一、 關于數字黨建的內涵特征

    云集公司黨委與浙大城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福州數字黨建(網龍)學院、《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志等簽訂協議,共建杭州數字黨建研習院,作為研究和探索數字黨建的平臺。先后撰寫了《數字黨建之我見》等一系列文章,發表在中組部《黨建研究》、中宣部黨建網和新華社客戶端上,系統闡述開展數字黨建的時代背景、內涵特征和實踐路徑。所謂數字黨建,就是以適應和引領數字時代和數字經濟發展為總要求,以黨建大數據(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的生產運用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現代通信技術為重要抓手,實現黨建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提升黨建工作效率和黨建工作質量。

    概括地說,數字黨建就是指運用數字理念、數字思維和數字手段開展的黨建工作。這種理念和思維特點表現在:

    一是平臺性。數字化改變了工業時代的線性思維,形成了一個互聯互通互動的網狀社會,把過去不發生關系的信息全部打通,實現廣泛鏈接和實時在線,把中心化的組織優勢與扁平化的鏈接優勢結合起來。搭建黨建云平臺,通過平臺實現黨組織和黨員的廣泛聯接與實時在線,是數字黨建的基本特征。

    二是數據性。數字時代,數字技術上升到生產力的中心位置,大數據由工業時代的附屬品變成了關鍵的生產要素。數字黨建通過數字技術生產黨建大數據,通過對大數據的識別、分析、儲存和引用,準確把握黨組織和黨員的狀況,為施策提供精準依據。

    三是體驗性。數字黨建既要從中央的要求出發,強化一致性,又要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黨員開展工作,關注黨員的個性化選擇和訂制化需求,突出黨員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有效處理“要我做”與“我要做”的關系。

    四是賦能性。中心化的組織中,層級關系明顯,組織的功能在于自上而下的管控。數字時代,組織的功能應從過去的管控為主轉變到組織管控與組織賦能并重,為每一名黨員賦予意義、角色和機會,讓黨員有走在時代前列的自豪感和成長成才的獲得感。

    五是迭代性。據分析,全球每秒創造的數據相當于1.5億本書的容量,而且平均每兩年就會翻一番。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黨組織和黨員時刻都在經歷變化, 隨時隨地都會有灣道超車或換道超越現象的發生,黨建工作應快速反映這種變化,及時吸納時代發展的成果。

    二、關于數字黨建的實踐路徑

    立足云集公司的實際,聯手一些地方和企業,積極探索實踐數字黨建,形成了“六化一體”的數字黨建樣本。

    一是工作定位明晰化。以“跟黨創業”為導向,以“黨建強、發展強”為總要求,以“嵌入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裂變”為原則,以“五個結合”為抓手(中央的要求與企業實際、政治性與服務性、線上與線下、黨建內容的嚴肅性和方法的體驗性、整體安排與碎片化落實相結合),致力打造“五個黨建”,即政治黨建、服務黨建、數字黨建、體驗黨建、質量黨建。把這些理念VI化,在云集公司兩處辦公樓前樹立六邊型立體雕塑,鏤刻“跟黨創業”四個大字,成為云集黨建工作的網紅打卡點。

    二是工作運行平臺化。數字黨建的基本載體是現代信息網絡,最大的特點在于廣泛鏈接和實時在線。云集黨委開發了虛擬私有云e讜通APP,把線下的黨員管理搬到線上進行,把線下的黨建工作搬到線上開展。通過云平臺,公司黨委與黨支部、黨支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都可實現全時空連接,告別了流動黨員管理難題。云平臺具備自動記錄、自動評分、自動排名、自動提醒功能,反映黨組織和黨員的實時狀態。

    三是教育引導體驗化。針對云集黨員以80、90后為主的實際,黨委以“共享黨課”為抓手,每周組織黨員錄制配音黨課微視頻,上傳到e讜通云平臺,由全體黨員共享,講課人和共享人自動獲得平臺積分。運用VR、AI技術設置黨員體驗區,用虛擬和增強現實技術呈現紅色題材,讓黨員身臨其境感知黨的紅色基因。運用數字技術制作掃碼黨課,黨員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掃碼視聽,靈活自如。開展爭創黨員達人活動,發揮示范帶頭帶動作用。開展“今天我來當書記”活動,開展書記輪值,激發了黨員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四是管理工作可視化。通過e讜通APP平臺實行積分管理,黨員的學習、黨費交納、組織關系轉移、參加活動等情況,都由云平臺自動積分和排名。積分公開透明,不僅黨員相互看得見,而且每個月用積分兌換獎品,營造了比學趕超的氛圍。實行指數管理,把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要求設定為一定分值,每季度進行加權評定,形成綜合指數。實行先鋒碼管理,對于按時完成任務的黨員,平臺顯示綠碼;未按時完成的,平臺則顯示紅碼,使黨建工作看得見。

    五是黨建呈現場景化。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數字化的發展,場景化呈現、場景化教育等越來越受到追捧。云集黨委運用場景化理念,打造了一個占地600平米的數字黨建體驗館,設置了黨建云平臺、黨建大數據屏、黨史滑軌屏、VR體驗區、跑酷游戲、掃碼黨課、融媒體學習吧等板塊,把聲、光、影、屏、媒等融為一體,使過去靜態的、單向的黨建展廳,變成動態的、體驗的黨建場景,讓人身臨其境、體驗其中,激發黨員內在的需求和聯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是工作保障硬核化。從建立責任制入手,建立了“雙述雙評”制度,每年對黨支部書記進行述學述責、評學評責,對述評結果進行動態排名,作為評比先進黨支部的重要依據,解決了有責辦事的問題。設置了黨委辦公室,按照專兼職結合的思路,配備了2名專職和6名兼職黨務工作者,黨建專員待遇與同級別的業務人員相同,解決了有人辦事的問題。按照上年度員工工資總額百分之一的比例,列支黨建活動經費,解決了有錢辦事的問題。設置了600平米的黨員體驗館,解決了有陣地辦事的問題。

    三、關于數字黨建的現實效果

    從幾年來的探索實踐看,數字黨建的開展,深刻地改變了黨組織的組織機制和工作的運行機制,使黨建工作變得更加便捷、更廣鏈接、更佳表達、更低成本、更強效果。

       一是凸顯了黨建的引領性。數字時代改變了要素與要素、個體與個體、組織與組織的鏈接與協同方式,實現了從有形到無形、從科層到扁平、從他組織到自組織的轉變。數字黨建契合了這個轉變,通過e讜通云平臺鏈接上下級黨組織、黨員與黨員、黨組織與黨員,使黨建工作變得“高科技”起來,打破了時空限制,改變了過去不同程度存在的“刀耕火種”現象,使黨建工作真正做到了與發展同步、與時代同行。

    二是體現了教育的主體性。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處于主體地位。黨員教育既要在增強“四個意識”、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上下功夫,又要從黨員主體性出發,激發黨員的能動性。數字黨建通過共享黨課、達人活動、掃碼學習、VR體驗、書記輪值等方法,讓黨員全面參與進來,成為“主演”,擔當主角,把過去“我講你聽”的單向灌輸,變為自主式、體驗式的“自講自聽”、“互講互聽”,黨員從“被要求”到“我參與”、“我愿意”,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

    三是解決了管理的滯后性。以互聯網為基本載體的數字技術,強化了管理的賦能功能。通過e讜通云平臺鏈接黨員,更換了管理的“賽道”,有效地解決了“八小時之外”黨員管理和流動黨員“管不住”的問題;通過積分管理、積分換獎品和先鋒碼管理,使管理看得見摸得著,有效地解決了量化管理和管理趣味性的問題;通過黨建云平臺交納黨費,適應了移動支付時代的要求,有效地解決了黨費交納的便捷性,特別是流動黨員交納黨費難的問題。

    四是保持了黨員的先進性。黨員的先進性既要體現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到政治上對黨絕對忠誠、發展上努力實踐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又要體現在站在時代的前頭,帶頭學習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推動社會的創新發展。數字黨建的開展,有力地引導和督促黨員消除數字鴻溝、樹立數字理念、確立數字思維、學習數字技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發揮骨干帶頭作用。

    (作者系杭州數字黨建研習院院長、云集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 祝萍
    相關稿件
    亚洲 日韩 欧美 综合|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99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留学生|99re8精品视频在线播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