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穩則就業穩,企業興則經濟興?!皩>匦隆逼髽I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備受關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疊加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下,如何扶持“專精特新”企業,依靠自主創新解決更多“卡脖子”技術難題,顯得尤為重要。
產業強、經濟才強,工業穩、經濟才穩。當務之急是將黨建工作融入到產業鏈發展中,通過產業鏈黨建做好“人”的工作,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發展優勢,全力以赴保通保暢,穩定產業鏈大循環。
小微市場主體量大面廣,超1.5億戶市場主體中,9成以上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它們是我國經濟結構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共同為保就業、保民生和穩住經濟基本盤貢獻了關鍵的“微”力量。
山東省濟寧市召開鹽化工產業鏈黨建聯盟聯席會議(濟寧市委組織部供圖)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8%,高于市場預期。
面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各級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主基調,多措并舉扶持企業創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保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實現了開局平穩的預期目標。
穩企業
深挖“專精特新”創新潛力
穩增長不僅在于量的合理增長,更在于質的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一家企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作為我國市場經濟創新的重要主體,“專精特新”企業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專精特新”企業有其獨特性,它們長期專注細分市場、創新實力較強、配套能力突出,企業規模不一定龐大,但業務規模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細分領域處于前列,并在解決“卡脖子”技術上,擁有很大的自主創新潛力。
工信部統計顯示,2021年,“專精特新”企業營收增速、利潤率和發明專利成果占有量分別達到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的2.2倍、1.4倍和3.4倍。
眾所周知,“專精特新”企業大都屬于中小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潛力的背后,離不開黨建引領下,各級黨委的政策托舉和市場的長期培育。
2021年11月,國務院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等多個文件,為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凝心聚力、蓄勢添能。截至目前,全國近30個省份出臺了專門的支持政策,深挖“專精特新”企業技術創新潛力。
北京市圍繞龍頭企業薄弱環節,組織“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揭榜攻關,支持“小巨人”企業圍繞產業鏈布局開展并購重組,吸引上下游企業在京落地。
山東省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獨立或聯合設立研發機構,并建檔入庫重點支持。
安徽省實施“產學研1+N”創新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實驗室,2022年計劃實施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50個、“揭榜掛帥”任務100項以上。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國家級“小巨人”企業準備再培育3000家以上,帶動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萬家以上。力爭到2025年,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小巨人”企業,以及1000家左右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百十萬千”梯度培育體系正在各地加快構建。
企業穩則就業穩,企業興則經濟興。多省市相繼出臺“專精特新”穩企興企支持政策。
廣東省運用大數據分析判斷“專精特新”企業在遠、中、近期掛牌上市的成熟度以及市場定位和要求等,制作企業畫像和企業標簽,按照“潛在擬掛牌上市企業”“重點擬掛牌上市企業”“優先支持擬掛牌上市企業”等不同成熟度層次,實施靶向培育。
重慶市實施“產業研究院+項目+基金+園區”模式,實施“專精特新”企業生成、哺育、成長、扶持四大行動。
河南省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和民營經濟強信心、挖潛力、促增長活動,全省4萬多名黨員干部共聯系幫扶企業6.3萬家等等。
此外,工信部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還從知識產權、開拓市場、數字化發展、人才培訓等方面積極開展穩企興企工作,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實現穩發展。
穩工業
產業鏈黨建顯活力
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挑戰,如何穩定工業產業鏈,實現穩增長?面對堵點卡點,怎樣暢通供應鏈,實現精準保供?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穩住工業增長,要把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作為首要任務,全力以赴保通保暢,穩定產業鏈大循環。這是當務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穩生產,保供應。新形勢下,多地以產業鏈黨建工作為抓手,通過“鏈”上黨建,不斷將黨的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鏈和企業發展優勢。
圍繞產業鏈黨建,山東省濟寧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著眼“補鏈強鏈”統籌整合全市服務企業的各方力量,組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市直有關單位,有關縣市區組織部門,產業鏈相關企業和黨建工作指導員按照“行業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動、便于服務”的原則,依托區域內龍頭企業建立產業鏈黨組織,推行“一鏈條一聯盟”模式,先后成立高端化工、煤基新材料、鹽化工等產業鏈黨建聯盟,定期組織相關培訓、座談會,強化企業間資源與業務的互聯互動,推動產業鏈高質量協同發展。
“產業鏈黨建聯盟建立了以縣市區委兩新工委、省級以上園區綜合黨委2個部門組織領導、1個產業鏈黨建聯盟牽頭實施、X家產業鏈企業黨組織內部聯動,N家縣市區直部門單位黨組織聯建共建的‘2+1+X+N’組織體系?!睗鷮幨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行聯盟成員單位負責人“輪值書記”制,明確組織設置、職責定位、議事決策、工作考核、運行保障等制度,以黨建聯盟的形式實現黨組織聯動運行、聯議共商、聯建服務,凝聚發展共識,形成黨建引領、黨企融合、互助共贏的發展新格局。
從齊魯大地到吳越江南,產業鏈發展到哪里,黨建就跟進到哪里。
2020年以來,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通過成立“產業鏈黨委”,按照1家上市企業對接N家產業鏈中小企業模式,組建“1+N”黨建聯盟,通過幫帶促進、共建共享等形式引導企業抱團發展,把黨建工作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延伸。
如今,上虞區覆蓋73家新材料企業和31家現代醫藥企業的高端新材料和現代醫藥兩大產業鏈黨建聯盟,讓不少企業嘗到了黨建甜頭。
“產業鏈黨建聯盟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政企協同、產業協同、企企協同作用,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升供應鏈水平,幫助上下游企業結成‘發展共同體’?!鄙嫌輩^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穩市場
激發主體內生動力
小微市場主體量大面廣,是經濟活力的體現,也是最易受影響的對象。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保就業、保民生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取向之一,把保市場主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要求,要穩住市場主體,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
政策紅利激發下,我國市場主體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實有市場主體1.58億戶,同比增長10.5%。
盡管經濟發展環境復雜嚴峻,但今年以來新設市場主體數量仍保持基本平穩,1至4月,日均新設企業2.26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623.6萬戶。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內在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級黨委、政府穩市場“組合拳”正持續發力。
設立1000億元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開辟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在2022年度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密集出臺的扶持政策聚焦問題靶點,為小微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穩市場主體就是穩就業,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超1.5億戶市場主體中,9成以上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它們是我國經濟結構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也是保就業、保民生和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鍵“微”力量。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市場主體有望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也將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