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級黨組織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樓宇黨建工作在“實與新”上下功夫,服務、凝聚、引領樓宇黨員群眾融入社區參與治理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創新。一起來看看吧~~
長寧區江蘇路街道
多方融合
共創樓宇和美家園
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范圍內商務樓宇多,在樓門口做好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的同時,還要在“有形覆蓋”上推動“有效覆蓋”,確實不是一件易事。
為此,江蘇路街道著力打造了華敏翰尊國際大廈和美黨群·家,巧妙化解了該難題。和美黨群·家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將樓宇黨群陣地打造成為樓門口公共產品的“服務點”、服務集成的“綜合體”和信息匯聚的“情報站”,推動和美黨群·家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載體。

和美黨群·家除設置服務專區外,還推出了“目錄式”清單、“一門式”服務窗口和“一站代辦”黨務、政務、社務等多項事宜,陣地賦能實現服務“零距離”,讓老百姓辦理業務時抬腳就到,怎么方便怎么來。有了“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的加持,推動數字技術與服務管理的雙向迭代、優勢疊加,解決了更多“跑腿”問題,原地辦理、現場拿走,真是方便。
江蘇路街道還嘗試疊加區域化資源激發樓宇活力。沒想到,當把“智薈愚園”系列品牌與樓宇活動完美“嫁接”后,不但及時紓解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痛點、堵點和難點,還解決了樓宇員工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
如今,樓宇黨建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城市基層黨建的創新實踐。黨群服務活動點作為有效載體,將一棟棟商務樓宇打造成為一個個便利、和諧、人文的新型立體服務社區,成為整合區域資源、開拓服務標準化模式的核心節點。
虹口區嘉興路街道
虹口區嘉興路街道黨工委堅持系統謀劃、分類實施、創新發展,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轉化為商務樓宇高質量發展實踐力量。
主動融入大格局
找準“切入口”
引領商務樓宇一體化發展
街道黨工委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頂層意識,跨前一步,主動融入上海市域格局和虹口區全力推進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找準定位,認真謀劃,制定《嘉興路街道商務樓宇黨建工作方案》和《嘉興路街道商務樓宇黨建制度匯編》等,對商務樓宇黨建提出更新更高要求。
街道黨工委積極發揮“主軸”作用。強化頂層推動,建立街道黨工委成員聯系重點商務樓宇制度,走企業門、知企業情、解企業憂、暖企業心,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建立“樓宇黨委”標準化規范化制度,突出政治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從區域融合、智能聯通、功能完善和隊伍支撐等方面予以支撐和保障,以強大的組織力高質量推進商務樓宇建設。

街道黨工委積極構建工作體系。強化聯組推動,打破隸屬關系界限,邀請商務樓宇內外的區域化成員單位黨組織以及樓宇周邊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樓宇黨委兼職委員,樓內外黨組織簽訂聯建協議,通過黨務聯進、黨課聯講、黨日聯動、資源共享、效能聯評等,整合樓內外資源,實現樓宇黨建、區域化黨建和居民區黨建協調推進。打破時空壁壘,邀請樓內黨組織書記每季召開“書記分享會”,邀請企業負責人每月召開“企業議事會”,定期交流信息,開展互通互聯,提升企業之間和員工之間互動頻率。打破服務壁壘,利用“樓委會”平臺,邀請區民政局、市場監管局、投促辦、稅務局等條線職能部門、街道各科室資源助力,形成責任閉環和工作合力,助推企業發展。

夯實基礎育環境
找準“結合點”
提升商務樓宇內核力
街道黨工委找短板,補長板,積極培育樓宇黨建大環境。針對樓宇“兩新”組織流動性大,企業底數無法統計精確的問題,探索成立商務樓宇物業服務企業聯盟,建立聯絡員制度,定期召開商務樓宇物業服務企業聯席會議,及時掌握入駐企業信息,把好企業進出樓宇關。
針對樓宇“兩新”組織黨員流動性大,組織生活參與度不高,黨員容易失聯的問題,從“三個到位”上下硬功夫。組織到位:由大劃小,適時調整組織設置,做到聯合黨支部覆蓋單位一般不超過5個,提升黨員管理效能。指導到位:由黨群服務中心每月牽線多個聯合黨組織在固定的時間以聯組方式開展“三會一課”,保證黨員組織生活經?;?。管理到位:在采集《黨員基本情況表》中增加“緊急聯系人信息”,與每個黨員加為微信“朋友”,通過信息化手段防止黨員流失。

針對樓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力量不平衡的問題,加強資源配送。將樓宇黨建下沉至5個片區,每個片區配置1名事業編制干部+2名專職黨群工作者對“兩新”組織黨建進行日常指導和管理,實現黨建工作“全崗通”。

創新發展促提高
找準“發力點”激發商務樓宇內在力
街道黨工委持續推進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建設在商務樓宇黨建工作中“密”“實”“融”,激發商務樓宇自治善治內在力。發揮黨的政治功能,創新“學習+”模式,堅持政治思想凝聚,與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建共建,將“專家課堂”“微課堂”“行走課堂”和“情景課堂”配送到商務樓宇,打造“立體課堂”,擴大黨的工作影響力。

發揮服務基層黨建功能,創新“支部+”模式,堅持組織凝聚,推行樓宇黨建“五星級”管理模式,開展“一支部一實事”“一樓一實事”和“我為企業獻一計”等“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形成“比學趕幫”氛圍,以正能量引領商務樓宇健康發展。

發揮服務黨員群眾功能,創新“服務+”模式,堅持服務凝聚,開展各類黨務政務綜合服務,引入“一網通辦”和“一網通管”智能終端,讓樓宇企業和員工幸福在身邊,滿意在樓宇。

發揮服務樓宇自治善治功能,創新“活動+”模式,堅持活動凝聚,持續開展“會員服務日”和“書香沐心”、職業規劃、心理咨詢、親子教育、健康教育、醫療保健、“企業+”論壇、樓宇達人賽、白領聯誼、青年定向挑戰賽、“公益市集愛心義賣”“益起來·傳遞愛”等主題活動,不斷提升企業員工參與感,主動融入,增強主人翁意識,打造有溫度的樓宇。
楊浦區五角場街道

樓委會就像是商圈樓宇里豎起來的“居委會”,楊浦區五角場街道下轄“兩新”黨組織224個,包括黨委1個、黨總支13個,耐心、細心、用心地為轄區內數千家企業提供綜合性公共服務,形成黨務、政務、服務“三務”一站式的企業服務。
源起:樓委會直接服務企業
楊浦區五角場商圈內企業數量多、行業分布跨度大,樓宇企業“三落地”率及“畝產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更好更直接地服務企業,五角場街道于2020年組建了商圈樓委會、翔殷樓委會、黃興樓委會、財大樓委會等4個“樓委會”。

樓委會就像是商圈樓宇里豎起來的“居委會”,借鑒居民區黨組織和居委會的服務理念,耐心、細心、用心地為轄區內數千家企業提供綜合性公共服務。
探索:點燃"紅色黨建生產力"引擎建隊伍強組織,匯聚同頻共振新力量

街道對每個樓委會按照“書記+專職委員+兼職委員”,即1名書記,2到3名專職委員,以及若干名兼職委員的模式建立工作隊伍。其中,專職委員由街道專職黨務工作者擔任,主要從事樓宇黨建工作,兼職委員則涵蓋經濟工作專員、樓宇物業負責人,街道安監、城管和市場監督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工青婦等群團工作人員。有了這支隊伍,樓委會為企業與政府部門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積極引導和組織“兩新”組織黨員參與志愿服務,讓黨員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樓委會還扮演好“金牌店小二”的角色,在商圈核心區域加強合作共建,共促五角場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通過包車接種、組織就近接種、“送針上門”等方式,樓委會為轄區約1萬人次提供新冠疫苗接種服務。
創品牌促融合,打造三務一體新平臺。樓委會圍繞以黨建促經濟的發展目標,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轄區企業各自優勢,組織開展各類社團、培訓、午間沙龍等活動,以不同特色的黨建品牌活動,吸引年輕黨員,不斷增強黨組織影響力和吸引力。樓委會延伸黨建觸角,橫向打通各個部門壁壘,縱向提供快速精準服務,不斷推動街道黨群資源、社會資源和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不斷提升街道服務經濟、服務企業工作的水平,形成黨務、政務、服務“三務”一站式的服務企業平臺。

夯基石促長效,涵養服務經濟新生態。街道試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絡員制度,進一步夯實樓委會的工作基石。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黨工委成員牽頭,“一對一”結對18家重點“兩新”組織黨組織和73家重點企業,及時了解企業所需所盼,分解細化服務項目,并跟蹤項目推進情況,讓企業感受到“紅色黨建生產力”。

樓委會實體化運作以來,共推進新設企業92家,“三落地”轉化企業31家,其中注冊500萬元以上企業37家。完成區域內900多家企業(1500次)的對接、走訪,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147件,在指導“兩新”組織黨建、服務企業、接種新冠疫苗等各項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未來:黨建引領當好企業“貼心人”

自成立以來,樓委會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打造樓宇治理“新引擎”,在推動樓宇治理從“找服務”向“優治理”轉變方面找到了目標和方向。接下來,樓委會將致力于構筑營商服務“橋頭堡”,當好企業的“貼心人”,增強轄區企業與街道的“粘性”,引導企業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體現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穩商的五角場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