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4lp99"><pre id="4lp99"><sup id="4lp99"></sup></pre></th>
  • <em id="4lp99"></em>

    <em id="4lp99"></em>
    <tbody id="4lp99"></tbody>
  •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 正文
    破難攻堅三十六計
    2023年02月24日 14:41:27 來源: 非公有制企業雜志 作者:

    亮點:樹強黨建品牌

    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發布者: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委組織部

    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以生物醫藥產業鏈“紅牟領航·鏈聚藍谷”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為鏈上企業和項目提供高效、專業、精細的全程服務,推動黨建與產業互促共進、融合發展。

    樹標準強基礎,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建立“產業鏈綜合黨委—園區黨工委—鏈上企業黨組織”三級組織架構,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架構,定期收集鏈上企業訴求、定期組織鏈上企業交流研討,改“等待審批”為“提前介入、靶向指導”,推動行政審批方式由“串聯”審批向“并聯”審批轉變,助力企業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聚優勢強引領,實施品牌提質工程。實施鏈上企業黨建創新工作項目化管理,指導企業制定年度黨建項目計劃書,通過差異化申報、鏈條式實施、引領式提升,鼓勵引導企業把黨建工作嵌入到企業生產經營、企業文化、職工關愛、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將積極回饋社會納入鏈上企業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引導鏈上企業深入開展服務民生等專項行動,實現黨建品牌與企業社會名譽度的雙提升。

    抓輻射強示范,實施紅色標桿工程。注重把專業技術骨干、經營管理人員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專業技術骨干、經營管理人員“雙培養”計劃,實現黨員政治素質、專業技能“雙提升”,實現技術骨干、黨員身份“雙重合”。實施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廣泛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活動;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紅旗班組,帶動廣大職工群眾創先爭優。

    重指導強服務,實施聚力賦能工程。根據生物醫藥產業鏈特點,抽調17名職能部門業務骨干,組建實體化工作專班,為產業鏈建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務。開展“鏈辦吹哨,部門報到”活動,做到辦事效率“零延誤”、項目入駐“零障礙”、生產經營“零干擾”,切實為企業和項目減輕負擔、解決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定期舉辦學習沙龍、技能比武等,引導企業建立員工職業發展機制,形成凝心聚力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亮點:黨建“十五條”

    為民營企業鑄魂賦能

    發布者:湖南省衡陽市委兩新工委

    衡陽市委兩新工委出臺《黨建促民營企業發展15條措施》,以黨建引領“鑄魂”,以服務發展“賦能”,把黨的組織力轉化為民營企業的生產力、競爭力、凝聚力。

    強化聯系指導,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健全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制度,選派100名市、縣兩級黨員領導干部“1+1”聯系100家重點民營企業,從各職能部門選派專兼職黨建指導員1460名,深入企業指導開展黨建工作。同時,廣泛宣傳“賦碼保護”機制和國、省惠企政策,協調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組織100個職能部門與100家民營企業進行黨建結對共建,實現組織共建、隊伍共育、活動共辦、資源共享。

    健全體制機制,變“無章無序”為“有標有范”。建立健全民營企業黨建和生產經營綜合研判工作機制,解決“兩張皮”問題。深入推進民營企業黨建標準化建設,開展標桿黨組織“1+1”結對幫帶行動,創建民營企業標桿黨組織80個;將600余萬元兩新黨建經費列入市縣兩級財政預算,形成財政支持、黨費全額返還與多方籌資相結合的兩新黨建經費保障體系。

    建強骨干隊伍,變“中間人物”為“中堅力量”。建強民營企業黨組織書記、出資人和黨員三支隊伍。將民營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員培訓納入黨校培訓主體班次和全市黨員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實現每年兩新黨組織書記全員輪訓。對民營企業發展黨員計劃實行單列,近年來,在民營經濟領域共發展黨員1279人。每年赴國內知名高?;蜓睾=洕l達地區舉辦至少1期民營企業出資人(負責人)培訓班,激發民營企業出資人(負責人)支持黨建工作的內生動力。強化正向引導激勵,推薦優秀民營企業家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1012人,參與各級評先評優204人。

    賦能企業做強,變“組織優勢”為“發展優勢”。在全市開展兩新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市民營企業黨的組織覆蓋率達80%、黨的工作覆蓋率達100%。在民營企業廣泛開展崗位建功系列活動,全市共設立757個黨員先鋒(示范)崗,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助力百企”行動,整合各方資源力量,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志愿化服務。


    發布者:重慶市永川區委組織部

    亮點:探索“黨群在線·云谷呼應”路徑

    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永川區堅持把大數據產業園作為黨建“要地”,積極探索“黨群在線·云谷呼應”非公黨建工作路徑,做到黨組織和黨員同心同向、時刻在線,黨有所呼、我有所應,走出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組織體系建設“塑形”,筑牢“云谷堡壘”。園區以龍頭示范持續擴大組織覆蓋,織密有形有效“組織網”。采取普查、比對、排除、實勘的方式摸清底數,開展“單獨組建、企業聯建、行業共建、派駐幫建”攻堅行動,推動組織應建盡建、黨員應管盡管。開發“數智紅云”黨建平臺,做到“一企業一網頁、一支部一窗口”,將直管黨員和流動黨員納入有效管理,實現黨組織建在網上、黨員連在線上。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共駐共建等工作機制,推動工青婦等黨群組織一體化組建、工作一體化開展、隊伍一體化培育,形成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良好格局。

    以骨干隊伍建設“聚力”,打造“云谷先鋒”。聚合黨員、干部、人才“三維力量”,打造先鋒引領“戰斗部”。以黨員亮身份亮承諾為抓手,分類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開展“創業之星”“創新之星”“服務之星”“志愿之星”“誠信之星”評選,實行量化積分制管理。選派黨建指導協助園區擴大組織覆蓋,提升黨建工作質量。通過建聯盟、聚英才、強政策等措施,引進重慶行業領軍人才、技術研究團隊,實現“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催生一個產業”。

    以黨建融入發展“賦能”,激發“云谷引擎”。以黨建為“根”鑄牢企業發展之“魂”,打通產業發展“最后一百米”。對接機關干部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解決困難問題、落實惠企政策、完善發展思路,解決項目審批、企業用工、政策兌現等具體問題。實施區領導聯系項目、項目秘書全程服務等助企行動,推行“1個黨群服務中心+N個黨群驛站”模式,建成園區綜合管理平臺、人才服務平臺、云商交易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兌現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全面推行鏈長制,堅持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先鋒力量匯聚到發展一線。


    發布者: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委組織部

    亮點:構建“有你定好”體系

    凝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新”力量

    2022年以來,舟山市定海區積極構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有你定好”黨建統領工作體系,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精準服務,全力營造“定海因你更美好”濃厚氛圍,引導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爭做城市形象“新大使”,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點亮“新”語心愿。突出家庭人文關懷,結合暑期檔和開學季,精心策劃開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微心愿“點燈”系列活動,涉及留下最美瞬間、共度美好時光、重溫紅色印記、發放培訓禮包、派送暖心學具(清涼禮包)5個子活動。開設“海山蜂享家”微信小程序活動專欄,以支部(單位)推薦、自主報名形式參與活動。同步做好組織動員,上門走訪美團、餓了么定??傉?,定向聯系快遞黨支部和交通運輸行業黨委,依托特定工作群、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切實提高活動知曉率。系列活動獲得社會廣泛關注,中新網、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報道瀏覽量超23萬。積極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更優質服務,著力打造芙蓉洲路新就業群體示范服務站點,升級配套影視展播、互動學習等相關功能和制度,不斷推動形成“以服務換服務”的循環體系。

    表達“新”心向黨。強力推進黨組織有形有效覆蓋,精準掌握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底數,按應建盡建、科學合理原則,共單建黨組織6家、聯建4家。探索新興領域黨員發展“三培養”工作,要求黨支部動員該類群體主動報到備案,鼓勵引導加入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中心工作,對表現突出者優先發展為黨員。圍繞“定海因你更美好”主題,宣傳報道該群體先進事跡,分享城市建設美好祝愿,并統一組織“我愛定?!敝黝}黨日活動,不斷激發主人翁意識。

    踐行“新”人擔當。全新推出“定暖新”場景應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可隨時查詢就業、子女就學等信息,并就日常問題向專業人士尋求維權幫扶等。特別設置“治理通”功能,可實時上傳發現的問題,后臺工作人員即時查收流轉,實現高效閉環解決,并圍繞創城、古城改造等城市基層治理提出意見建議。建強新就業群體服務站點,擇優城區外賣高頻取單街區建立站點47個,落實專人負責日常運維,由區委兩新工委領導帶隊定期蹲點傾聽所需所盼,并第一時間落實反饋。


    發布者: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委組織部

    亮點:“紅企聯村”打造“千畝共富坊”

    為破解山區農村空心化、產業小農化、就業單一化等問題,浙江省仙居縣強化黨建引領,集成資源要素、盤活閑置土地、升級經營模式,實體化運行“強村公司”,打造2300余畝楊豐山梯田“共富工坊”,預計助力核心產區村集體增收550余萬元。

    從“分散”到“集中”,資源要素全面整合。楊豐山村黨總支牽頭鏈接企業資金、技術、市場等優質資源,與君業藥業、賽寧生物等8家企業單位黨組織開展村企結對。創新實施“聯規劃、帶思路,聯活動、帶隊伍,聯項目、帶產業,聯技術、帶發展,聯增收、帶民富,聯穩定、帶和諧”的“六聯六帶”共富工作法,同頻共振打造“千畝共富田”。今年6月以來,新開墾水稻種植面積1209畝,200多位農民實現就近就業。

    從“個體”到“抱團”,經營模式全面升級。建立“合作社+企業+村民”聯營模式,聯合成立2家農業合作社、1家大米加工廠,有效縮減生產成本。積極探索“文旅+節慶+直播”聯動發展模式,利用冬閑時節籌辦油菜花節、插秧節、梯田馬拉松等農事節慶活動,開通“云上楊豐”直播號,開展“紅色村播”,推動從單一農耕轉向綜合文旅。打造鄉村經濟產業帶,帶動農民家門口“菜油經濟”和“茶葉蛋經濟”,增強產業附加值。目前,已有150余戶村民入股,流轉梯田800余畝,年吸引游客20余萬人,年增收5000元/戶。

    從“贈魚”到“授漁”,發展后勁全面加強。錨定市場化發展目標,成立“強村公司”統籌調配資源、統籌規劃產業、統一規范運營,通過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社技術、渠道合股,實行“固定分紅+效益分紅”,村民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皬姶骞尽泵考径日匍_1次成長例會,聚焦產業升級、技能培訓、人才孕育等方面開展研討?!皬姶骞尽笔着①Y100萬元,增加就業崗位200余個,帶動大米增產36萬斤以上,組織電商銷售、帶貨直播、攝影、民宿管家等新業態產業培訓13場,培訓人員300余名。

    從“小農”到“品牌”,產業價值全面賦能。發揮結對企業技術優勢,用藥品質量監管手段賦能楊豐山大米“全周期品控”,成立抽檢實驗室1個、送檢實驗室3個、黨員先鋒抽檢隊3支,以量化數據佐證優良品質。聚焦品牌標識度,用好中國水稻研究所、九三學社中央等結對單位的優勢、資源,發布《楊豐山大米品質檢測報告》,進一步打響綠色稻米品牌。立足市場實際需求,進行統一設計產品包裝、固定標志。楊豐山綠色稻米獲浙江省農博會金獎和“省十大品牌大米”稱號,開發的15款伴手禮和衍生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發布者:湖南省岳陽市云溪區委組織部

    亮點:三個突出建好“暖心驛站”

    近年來,云溪區突出實用導向、融合導向、需求導向,秉持黨建、業務、群眾需求“一盤棋”的工作理念,特別是結合“項目興區、產業強區”工作理念,突出在項目一線建好用好“暖心驛站”。截至目前,全區打造了12個集黨建宣傳、業務開展、文明服務為一體的“暖心驛站”。

    突出實用導向布局設點,讓黨建開展有亮點。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原則,在市場、醫院、商圈、項目建設一線等區域建設“暖心驛站”,實現“10分鐘紅色服務圈”全域覆蓋?!芭捏A站”按照“四有”(有統一標識、有固定場所、有配套設施、有管理制度)標準進行規范建設,設立休息室,為戶外工作者和群眾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的細心周到服務。特別是在巴陵石化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等項目建設一線建立“暖心驛站”2個,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項目經營節點等相關內容上墻,為項目建設提供開展會議、推進工作的場所,為項目黨員和職工群眾扎實有效開展黨建活動提供保障。

    突出需求導向創優載體,讓黨群溝通有橋梁。結合地域特點、服務半徑,以云溪區黨員志愿服務工作為載體,按照黨員志愿服務“總隊—分隊—小隊”組織架構,指導黨員根據業務優勢、個人專長、興趣愛好等情況,組建服務廠港地融合發展、潤色綠色發展、建功產業發展等十方面黨員志愿先鋒隊,按照“3+10”體系組建服務隊263支,以“暖心驛站”為基點,形成“美團外賣”點單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民生咨詢、應急救護、愛心眾籌等服務。截至目前,各志愿服務隊服務群眾5000余人次,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突出融合導向共建共管,讓宣傳教育有站點。充分發揮“暖心驛站”宣傳教育陣地優勢,將“暖心驛站”作為傳遞文明新風、提升精神文化的休憩站。一方面,由站內佩戴“暖心驛站”胸章的工作人員充當志愿者,向過往群眾宣傳文明知識,號召廣大群眾講文明、樹新風;另一方面,店內設有休息室和閱讀書架,在給項目建設工人、環衛工人、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和過往群眾提供休息、充電、服務場所的同時,積極開展黨建宣傳、紅色故事宣講等工作,將“紅色文化”帶到群眾身邊。


    發布者: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委組織部

    亮點:紅領搭橋——探索在未成立

    黨組織的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

    近年來,蕪湖市繁昌區創新工作思路,實施“紅領搭橋”行動,積極探索在未成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的新路徑,高標準、嚴要求、重培養、優結構,為非公黨建高質量發展輸送新鮮血液。

    強抓業務主體,確定工作目標。聯合群團組織印發《在未成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指引》,依托全區黨建工作指導員、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的群團組織和培養入黨對象的黨組織為主體,規范發展黨員流程,實現“兩個全覆蓋”即黨建工作指導員全覆蓋和群團組織全覆蓋的目標,目前全區非公企業群團組織覆蓋率達到96.6%。

    合理編組推進,發掘“后繼有人”。組織部門對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合理編組,形成“1+X”格局,即每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1家已成立黨組織單位和若干家未成立黨組織單位,并對編組后的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專題非公企業黨建業務培訓。要求黨建指導員協調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各群團組織統籌開展活動,注重通過參與群團活動發掘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優秀分子,并及時與其談心交流,引導鼓勵向黨組織主動靠攏。同時要求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發掘本單位的能力突出、群眾公認度高、在某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典型代表,作為重點聯系培養對象,向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介紹發展。

    搭建發展渠道,優化培養流程。優秀員工提交入黨申請書后,由黨建工作指導員轉交至自身所指導單位的黨組織,委托其培養,并將原單位群團組織和黨建工作指導員對該同志的培養和觀察情況向黨組織作詳細介紹。積極推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推優”制度,將非公企業各類人才培養成黨員,發揮黨員在非公企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建工作指導員作為協調聯絡人貫穿發展培養黨員始終,黨組織有意識安排培養對象工作任務,培養對象所在單位群團組織及時將其在單位中的表現情況反饋至黨組織。自實行在未成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中開展發展黨員工作以來,已有45名所在企業無黨組織的員工采取“紅領搭橋”方式進行培養。


    發布者:海南省??谑形M織部、

    市委兩新工委

    亮點:??趫猿帧八木劢埂蓖苿有戮蜆I

    群體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谑姓J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路徑,助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聚焦“誰負責”,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機制

    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組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專班,構建市委組織部統一領導、市委兩新工委牽頭抓總、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鎮街黨(工)委兜底管理的上下聯動工作體系。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實施任務清單化管理,逐項明確責任單位、具體措施、完成時限。分領域分層次召開新業態各領域黨建工作推進會,協調解決重點問題。建立考核管理機制。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等內容,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參考依據。

    聚焦“怎么建”,擴大黨的組織覆蓋

    開展專項排查行動。實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對新業態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推行“一對一”組建模式。探索“一對一”包點服務工作機制,對符合組建條件的,每個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至少指導成立1個黨組織。優化設置方式。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派員建等方式,相繼成立外賣騎手黨支部等21個黨組織,推動黨的組織全覆蓋。

    聚焦“力量弱”,建強黨建工作隊伍

    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采取內部選、上級派等方式,共選優配強新業態黨組織書記62人次。加強黨組織書記后備隊伍建設,推動新業態黨組織主動培養儲備人才。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加強黨建工作聯系指導,選派39名黨員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解決黨組織組建、發展黨員、過組織生活等問題。選派“黨員企業秘書”。安排210名黨員企業秘書聯系320個新業態企業,宣傳黨的政策、指導黨建工作、協調解決問題。

    聚焦“起作用”,推動黨建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

    推動參與經營決策。探索新就業群體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決策機制,推行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推動新就業群體進入管理層53人次。引導參與基層治理。推動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平安建設等基層治理工作,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21支,設立“黨員先鋒崗”23個、“黨員責任區”15個。加大關心關愛力度。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打造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105個,累計服務新就業群體17萬人次。


    發布者: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委組織部

    亮點:“四點共融”為新業態新就業

    群體黨建聚力賦能

    合陽縣聚焦破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以“新心相印、融合共贏”黨建引領行動為抓手,通過抓覆蓋、建陣地、強隊伍、促融合,推動新興行業黨建工作高質高效開展。

    找準切入點,分類施策下活兩個覆蓋“一盤棋”。構建組織部門統籌協調、行業部門具體實施、街道兜底管理的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工作體系,全面摸排、精準掌握企業運營、從業人數和黨建工作情況。對有3名正式黨員的企業,做到應建盡建,對地域分散、規模較小、黨員人數少的企業采取派駐幫建、招聘組建、行業聯建等方式進行組建,對無黨員的企業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建立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開展黨的工作。

    立足支撐點,拓展功能織密活動陣地“一張網”。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六有標準,規范建設新業態企業黨支部活動室。建成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為企業和黨員搭建了學習培訓、座談交流、黨性體檢、法律援助等綜合服務平臺,在8個城市社區和人流密集的小區、商場、酒店、物流公司等場所,設立“紅色服務驛站”“司機之家”,提供避暑取暖、歇腳飲水、手機充電、圖書閱讀等服務,實現黨群服務的精細化和實體化。

    把握關鍵點,著眼履職擰成隊伍建設“一股繩”。采取“理論學習+紅色教育”“業務培訓+實地觀摩”“經驗交流+評比晾曬”的方式,圍繞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組織書記、黨建指導員、黨務干部進行集中培訓,推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規范化,不斷提高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堅持發展黨員指標向出資人傾斜、向一線年輕員工傾斜、向經營骨干傾斜,著力解決新業態企業黨員人數偏少的問題。

    抓好結合點,緊扣服務凝聚融合發展“一條心”。按照“組織融合、資源融合、發展融合”的思路,開展“樹好黨員形象、爭當崗位先鋒”“我是黨員我先行”“每季一星”等活動,把黨員的先鋒作用融入企業發展全過程。聚焦企業發展難題,每月組織發展服務團入企開展法律法規宣傳、黨建工作指導、政策咨詢解答等服務。結合合陽縣“五色花開 活力綻放”行動,開展“最美小蜜蜂”“最美先鋒騎手”“最美物流人”等評選活動,扎實推進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



    發布者:廣東省東莞市委組織部

    亮點:以“四聯帶學”確保兩新黨組織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高質量、齊頭進

    近日,東莞市分層分類指導兩新黨組織聯學共建,依托產業、行業管理體系,實施“四聯帶學”,切實提升兩新黨組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系統性、有效性。

    主管部門黨組織帶動產業鏈黨組織普遍學。通過送課上門、政策解讀等,面向產業鏈黨組織廣泛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策要求,圍繞產業研究貫徹措施,實現產業鏈企業協同發展。如厚街鎮市場監督管理分局、鎮會展發展中心等部門黨組織聯合家具產業鏈黨組織,把學習課堂搬到南興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車間、名家居世博園商圈,為鏈上企業開展宣講、贈送學習資料,有效激發鏈上企業黨員學習熱情。

    龍頭企業黨組織帶動中小微企業黨組織深入學。通過聯動學習,既解決中小微企業學習陣地缺、資源少難題,又依托龍頭企業信息共享、產能對接、品牌共建等優勢,幫助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把學習成果轉化成發展動力。如高埗鎮舉辦“行進中的黨課”,依托馬可波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陸遜梯卡華宏(東莞)眼鏡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黨組織,由龍頭企業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咨詢、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等增值服務。

    星級黨組織帶動新建黨組織規范學。堅持先進帶動新建,通過“一對一”結對學習、交流互動、現場觀摩等,促進新建黨組織規范化開展學習。如黃江鎮推動星級黨組織“一對一”結對近兩年新建的黨組織,開展書記領學、交流教學等活動。莞城街道組織五星級黨組織——東莞女企業家商會黨支部聯學新建的市民營企業投資商會黨支部、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黨支部,通過組織專題黨課、座談交流、合作共建等,幫助新建黨組織有效落實學習任務。

    新型研發機構黨組織帶動科創企業黨組織研討學。通過共商創新、共育人才等,讓新型研發機構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政策方向、行業趨勢、技術前沿、市場需求,使其全面準確學習理解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舉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組織下屬研究科室黨組織負責人作報告,面向合作企業近百名黨員宣講大會精神、政策要點和前沿趨勢,探討科技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關的思路舉措,使學習成果轉化為創新“金點子”。


    責任編輯: 尹維納
    相關稿件
    亚洲 日韩 欧美 综合|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99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留学生|99re8精品视频在线播放2